首页

调教视屏

时间:2025-05-29 05:41:08 作者:半年绕洞庭湖一圈 这只麋鹿爱“溜达” 浏览量:16587

  【解说】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,生活着“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”——鄂伦春族。1953年,鄂伦春族人走出大山开始定居生活。70年过去了,这些曾长期以狩猎为生、桦皮为屋的“猎民”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【解说】眼前这个70多岁正在做桦皮船的老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桦树皮船制作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郭宝林。郭宝林20多岁就开始制作桦树皮船,被称为鄂伦春“最后的猎人”。

  【同期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“桦树皮船制作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  郭宝林

  过去做船就是打猎用的,主要是用于过河、运输,那是重要交通(工具)。现在,交通发达了,公路四通八达,这个船用不上了。就是各大院校收藏桦皮船,还有,我们现在发展漂流,用一个船,坐在上面拍照。

  【解说】几天前,大兴安岭塔河县举行了十八站乡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周年纪念活动,郭宝林为此特意赶工制作了4艘桦树皮船。

  【同期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“桦树皮船制作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  郭宝林

  今年就做了四条船,给70年大庆献礼,都是六米长,都做小的,这4条船就做一个礼拜。我从10年大庆、20年大庆、30年大庆、40年大庆、50年大庆、60年大庆、70年大庆,我全部参加。一个大庆一变化,一个大庆一个样。

  【解说】漫步十八站鄂伦春族乡,充满民族特色的住宅整齐排列在街路两侧。一间工作室内,郭宝林的女儿郭红霞正在制作桦树皮收纳盒。郭红霞继承了父亲的桦树皮船制作技艺,60厘米长的迷你桦树皮船,她一周可以做10艘。

  【同期】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传承人 郭红霞

  过去我们就用这个桦树皮,做我们常使用的桶,盆儿,还有一些碗,水桶。现在我们用这个桦树皮,做成一些小的手工艺品,供游客来购买,这样的(手工艺品)他们也比较喜欢,远销到各个地方,各大城市,北京,天津。桦树皮(制作)既增加了我们的收入,也能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。

  【解说】鄂伦春族人在长期游猎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创造了非常独特的传统文化。郭宝林的妻子戈晓华不仅精通鄂伦春族传统刺绣,还对鄂族说唱艺术颇有研究,她表示一定要将民族语言传承下去。

  【同期】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制品技艺传承人 戈晓华

  过去鄂族上山打猎,打到那么多动物,这些人都可高兴了,高兴就开始唱。现在孩子在学校里也在学。就在我家,有很多的游客上我家,他一听说我会讲民族语言,这些人都非常愿意学。

  【解说】70年来,鄂伦春族人民对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。从“生活工具”桦树皮制品到产业化的“工艺品”;从居住简易、靠架火堆取暖的“撮罗子”到如今集体供暖的新民居。古老的游猎民族正在中国最北方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  【同期】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党委书记  吴庆勇

  咱们鄂伦春族520多人,146户住进了政府集中统一建设的有上下水集体供暖的民居,2022年,我们人均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,达到了18000余元。在民族文化方面也取得了一个长足的进步。通过支部+合作社+企业+农户的形式,带动村民发展鄂族文化的手工艺品,也增加村民的收入,同时也把我们鄂族这种文化进行一个传承和发扬。(姜辉 赵宇航 黑龙江塔河报道)

责任编辑:【刘湃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金观平:统筹黄河流域城乡协调发展

黎珍是外村嫁到大鹏堂的媳妇,人勤手巧,制饼手艺学得炉火纯青,制作出来的米饼香糯柔软、入口即化,馅料爽脆浓香,让人回味无穷。像黎珍家的米饼加工作坊,屯里有15家,从业人员均为当地村民。

湖北潜江虾稻产业综合年产值超750亿元 小龙虾“长出”一条全产业链

北京2月29日电 (记者 李纯)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,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根本不存在所谓的“海峡中线”。

陕西警方“夏季行动”破获查处刑事治安案件4.3万余起

央视记者调查发现,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关键字“增高”,立刻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增高产品,宣称“急速增高17厘米”“骨骼再长技术”等。有的产品还披着基因检测、国家专利“科学”外衣,蒙骗消费者。

一个月转了3家医院,患者单次住院天数何以受限?

杭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吴雪勇介绍,在研究保护方面,版本馆实施了珍稀雕版保护工程德格印经院院藏保护项目。在数智集成方面,其建设的古版画数据库项目已收录国内外珍稀古版画数字版本2.9万件。

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:国务卿先生这次来访 希望你不虚此行

2017年,齐齐哈尔市正式设立冰球节。2021年,该市连续8年主办的品牌赛事“鹤城国际冰球邀请赛”成功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,年龄结构由6岁至成人。2023年,该市吸引俄罗斯4支球队和国内20个城市98支队伍2000余名运动员参赛,受众人群达500万人次,赛事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。2023年,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、全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等高水平赛事频频举行,让“中国冰球之城”的称号更为叫响国内外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